抵抗,香港社會主義行動
香港警察西九龍總區指揮官鄭仕廉在接受《南華早報》(2011年9月16日)的採訪時指出:「並沒有數據表明近年來的抗議行動趨向激烈。」
當民建聯和其他親建制政客發動針對社民連成員所謂「暴力示威」抹黑時,鄭仕廉的言論無疑是當頭一棒。在區議會選舉日近的情況下,他們試圖將市民的目光從副總理李克強八月中旬訪港時的治安醜聞上轉移開來,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因 警察有恃無恐的暴行而觸發的民憤,令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的下台壓力日益增大。因此為了保護曾偉雄,建制派及親建制團體前仆後繼地在所謂「暴力示威」問題上大 做文章,因而嚴重地歪曲了整件事情的本來面目。建制派希望阻撓任何對曾偉雄授意下的警察暴行所作出的調查,同時亦急於消除對此事的一切爭論,特別是關係到 李克強訪港的事情上。
V煞面具
右翼建制派政黨在九月十六日的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 提出動議,要求譴責九月一日發生在遞補機制論壇上的「暴力和混亂」。建制派政客和媒體似乎都著眼於香港和國際間戴著「V煞面具」(出自電影「V煞」)的示 威者身上。社會主義行動不主張在示威的過程中戴上面具,但媒體在面具這個問題上的關注已經完全不成比例,而且是在有意無意地誤導公眾。
香港警方在到訪的三天中(八月十六到十八日)動員了香港十分之一的警力,組成固若金湯的「核心保護區」,保衛副總理讓他遠離示威反對的影子。警察更利用這次李克強的到訪用作未來行動的訓練-譬如在通過了二十三條以後。
被政治化的警察
這些事件導致了政治上的兩極化。建制派的宣傳攻勢使得許多人被當中的暴力示威迷惑。泛民主派政黨的領導,都著眼將近的區議會選舉而尋求與政府更多的妥協,已經毫無能力-比以往更認真地-就這些議題挑戰員警與建制派。
再者,警察在曾偉雄的領導下比以前更政治化起來。在曾偉雄第二次出席立法會當天(九月十二日),網上群組組織警察穿白衣,對抗記者協會的「黑衣」行動,並指傳媒抹黑警方。
社 會主義者們一直以來都解釋在階級社會中的警察,與同國家機器的其他部分一樣都並不是中立的,而是維護著統治階級的財產及利益的。而如今,北京政權越來越擔 心香港的「政局不穩」會影響到內地的政治局勢,因此警察也就不得不去掉舊的面孔而對採取政治與社會遊行示威更強硬的態度。
不滿的增加
這 對北京和香港政府來說是一個冒險的策略。在這個有七百萬人口的城市中,社會及政治緊張局勢正跟隨貧富差距而加劇,五個人裡面有一個生活在貧窮中。而根據樂 施會最近的報告,營養缺乏的現象在增加,有十四萬戶家庭未能提供兒童充足的食物。這些難以忍受的煎熬導致這對建制的強烈不滿與憤怒。去年的一份調查顯示百 分之二十四的人支持「更激進」的抗爭手法——他們不只是在指「V煞面具」。
這就是為甚麼社會主義行動的支持者提出學生一天大罷課的訴求,以抗議警方對香港大學校園的佔據,並要求曾偉雄下台。這樣的罷課可以增加對政府的壓力和團結其他鬥爭組織,實踐證明在學校和工作的集體行動並建立起民主而具鬥爭性的工會學生會的重要性。
圍 繞李克強到訪的事件充分顯示香港的民主抗爭,並作為全中國反獨裁運動的一部分,將會面對來自本地資產階級建制與北京政府的更大打壓。由親資本主義政客領導 的舊的泛民主運動經已處於危機及停滯之中-不能夠也不願意帶領真正的抗爭。但是新的運動就需要從願意抗爭的群體中建立起來,尤其是青年們及工人們。最近的 七一遊行的群眾大量動員顯示了這種運動是有群眾支持的。社會主義行動致力將這成長中的運動加入社會主義的意識並使其擁有正確的抗爭模式,確保最終的勝利。